田俊,男,汉族,湖北恩施人,1982年12月生,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讲师,湖北恩施学院经济与金融系主任,主要讲授《经济法》、《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本科课程。近两年来主持省教育厅课题2项,各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持校级金课1项,获得校级精彩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1项,集团协同备课三等奖1项,三创赛优秀指导教师1项,指导学生参赛获挑战杯省级三等奖一项。获评2019年教师节校优秀教师,连续5年得教学质量考核为优秀等次。
赤胆照星辰 热血沃新花
——对得起学生不仅是教师的底线 更是好教师的标尺
最早接触经济学是因为一部叫做《美丽心灵》的电影。剧情所述的主人公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约翰纳什。1994年,纳什教授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文科生的印象当中,经济学就像纳什演算的数学公式一样枯燥。无法想象,一个人会一辈子面对这些抽象而单调的东西。但事实是,这位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克服了重重困境,严谨治学数十年,最后在诸多年轻学者的簇拥下,获得了世界级的荣誉。从我观影被感动落泪的那天起,一有机会,我便开始留意观察那些专注而执着的理工科出身的人,直到我遇见田俊,我发现这个经济与金融系的系主任,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韧性和坚持。
2008年,田俊从中国石油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毕业后,来我校任教,这一干就是十三年。提起成绩,田俊很谦虚,他说自己很普通,也就是过去的一年运气不错,在科研上面拿到了一个省级项目,一个厅级项目。教育教学上,他已经是连续4年多的教学优秀了,在上半年的教学比赛里,还获得了特等奖,这几乎是教学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了。
田俊经常说,教学是有步骤的,没有谁天生就是好老师,好老师都是自己给自己加码,硬生生把自己逼出来的。第一年先摸索,很可能还不能融会贯通,但第二年就要着手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第三年就应该把教材扔了,用自己的思路结合书本的内容,重新备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越来越爱上你的课。
田俊所教授的金融学统计学等这些课程理论性特别强,而且又特别枯燥。怎么把它讲得很生动,很重要的办法就是结合案例教学,涉及基本原理,就讲内在的思维方法。在讲解之前,田俊就举了很多有趣的例子,还有些例子往往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比如说在讲抽样方法的时候,田俊发现直接讲抽样方法,学生觉得无聊枯燥,他就创新性的先讲几个有趣的案例,比如美国大选。美国总大选实际上就是个抽样,还有对于喜欢看电影的同学而言,影视观摩打分,同样其实也是抽样,从学生更易于接受的角度,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慢慢去让学生对你感兴趣,慢慢你就会发现,教学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同时通过有趣的案例把一些统计学的思维方式给它潜移默化地去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边去,再去讲那些枯燥的方法,比如5种方法6种方法,这样降低难度,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除了不断地尝试教学改革之外,田俊之所以深受学生喜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心里始终记挂着学生。田俊说,家中父辈也是老师,家风和长辈的传教就是,“当老师就一定要对得起学生”。这句话将伴随着田俊的事业发展,或许还将影响他的整个教育生涯。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成为一名传承人,沿袭先贤的信念,启迪奋进的思潮。每年,田俊都会对新进老师嘱咐这句话。他希望每一位新老师刚刚开启教育之路,就能够竖起如此清晰的标杆。
“对得起学生”,短短五个字却承载了太多的内涵。这种反求诸己的思维,可以将任何需要自己变得更优秀的动力转换成自身前进的源动力。
时时处处将学生的利益放在心里,有一次,学校组织去走访金融企业。田俊心里始终想着帮助学生解决就业的问题,就索性多留了个心眼,走访企业的时候,他果断地留了对方领导的联系方式,事后明确表示想开展校企合作,并就邀请对方到我们恩施来走一走,最终,在田俊的邀请之下,用人单位到恩施来了,参观了学校,在我校开设了订单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十三年来,田俊秉承着静心做老师,尽心教学生的教育理念,不断自我革新,他用自己的满怀深情呵护着身边肆意生长的小树,用自己一腔热血回报着脚下这片生养自己的故土。田俊说,作为老师,无论你教什么,怎么教,都要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单就教书育人而言,“对得起学生”这既是一道无可跌破的底线,但同时也是一根衡量优秀的标尺。
静心地做老师,尽心的教学生
——“双至”教师获奖者 田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