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
女,土家族,湖北利川人,1986年3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湖北恩施学院中文系主任。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诗词研究、明清小说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省级课题3项,主持横向课题1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3项,发表论文3篇,参与校级培育金课2项。获得教学创新奖、2020年优秀工作者等奖项。
倚遍栏杆无情绪 望断来路展征途——一个率真到可爱 坚韧至可敬的古文老师
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如果按本心,我会选择汉语言文学,却阴差阳错学了新闻。即便在传媒行业干了十多年,但依旧对文学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此前采写过很多老师,他们的专业几乎都与文学无关,可就在几天前,我终于约到了文化与传媒学院中文系的系主任杨倩,其实我很想知道,这个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生究竟拥有怎样的心性。她会受到哪个流派的浸染?她是激进还是保守,是传统还是现代。带着诸多疑问,我来到她位于至精楼办公室。
2013年,杨倩从川大毕业之后,便通过公考进入湖北省利川市文旅局工作,在常人看来,置身山清水秀的凉都利川,又在文旅系统上着班,这一幅完美的职业图景,本应该是很多年轻人的终极梦想了。但对于杨倩而言,这种一眼看老、一成不变的生活却并非她所在意的,尤其是当时正在热恋中的男友刚从瑞士回国后,留在了上海国家实验室工作。杨倩便怀揣着对家的向往,奔沪而去,也奔着幸福而去。公职辞得异常干脆,没有给自己任何转圜的余地。由此可见,杨倩是个利落的女人。
在上海两年多,杨倩结了婚,生了娃,但始终无法融入魔都的节奏,美好的爱情到底还是消弭在了一地鸡毛的家庭琐事当中。2018年年底,杨倩便一个人带着孩子回到了恩施。
2019年,学校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杨倩便在那时进入学校开始执教。从那以后,杨倩便开启了拼命三郎的工作模式,对于教学而言,带着孩子的杨倩,每天得全力备课,常常只睡四五个小时。这么努力换来的就是收放自如、行云流水的课堂风格。根本不用看教材,完全置身学生当中,深得口若悬河之妙谛。很快,这个外表和悦、内心坚韧的古汉语女老师便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外柔内刚,率真坚韧,此时,一个画像在我脑海里悄然成型,这样的性情不是像极了那位“生当作人杰”的易安居士么,先生虽然半生坎坷,但敢爱敢恨,纯净执着。对赵明诚的深情,无以复加,对张汝舟的厌恶,亦是痛快非常。认定的事,果敢去做,认准的路,矢志不移。
作为老师的身份,杨倩的确算是新兵,但论到教学这个过程本身,杨倩却远远超越了很多年轻老师。为什么?因为任何事,但凡全身心投入,自然会收获两样东西,一是一往无前的信念,再就是舍我其谁的效能。
为了让学生们对中国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她请求英语专业的老师,帮他一起录制课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西不同语言演绎下的诗歌,情感表达很不一样。中国古人在抒发情感的时候比较克制,而欧洲却比较奔放。如果纯讲理论,学生们未必理解,但通过不同的演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每个人印象深刻。从此以后,学生就明白,中文版的《采薇》娓娓道来,有一种舒缓的诗意之美。而英文版,确是直抒胸臆,情感热烈直接,虽奔放自然,但终究少了中国文化特有的含蓄和内敛。无论是讲诗词讲论语,还是其他课程教学,杨倩每每都能用她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和审美认知体系,随心潜入,润物无声。
除了教学,杨倩的管理才能也是有目共睹,进校一年多,杨倩便被提名中文系系主任,一上任他便将一个相对松散的团队带得团结互助,风生水起。如今,要强的杨倩,虽然忙碌,但过得充实,虽然在教学的道路上,她依然还在摸索,偶尔仍然会被质疑,甚至被抨击,但杨倩没有丝毫的退缩,她用一颗父母之心包容着孩子们每一次任性和无知,也欣赏着他们没一点成长和喜悦。
李清照有篇点绛唇这样写到,“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略显怅惘失意。杨倩老师虽性情与先生相仿,但我们期盼着她有着比先生更幸福的人生。纵然倚遍栏杆无情绪,但挥别过往,前程自是一片光明。
“与其巧持于末,孰若拙戒于初”——教学创新奖获得者 杨倩
(编辑:于超 罗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