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学院 恩施学院
首页
首页
最新动态
专题推荐
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爱之桥 大学生李静圆梦大学的故事(《恩施日报》专题报道)

发布日期:2010-02-25
\

2005年9月,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院长刘杰书从李静家接她来学校时的情景(资料照片)

\

6月5日,赖奶奶、刘杰书院长和同学们送李静时的情景 李俊/摄
核心提示:
这是一个真实而美好的故事。
如果以时间为线,接头必须固定在2005年9月。如果以人物为线,故事则围绕中心人物——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2005级的学生李静展开。大学4年,学校和社会各界为曾经深陷苦难的她搭建起了一座爱之桥,让她自信地走进了阳光里。
  6月5日,阳光明媚。恩施开往襄樊的第95次客车准点发车,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大四毕业生李静告别了恩施这个让她梦起梦圆的城市。
“我打算把这笔捐款留给更需要帮助的同学们”
  6月3日早上,刚到上班时间,李静便来到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院长刘杰书的办公室,还有一天就要离校了,她有两个心愿想实现。
“我打算把我所剩的捐款全部留给更需要帮助的学生,让他们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面对李静这样决定,刘杰书惊讶的同时,更多的是欣慰。
但刘杰书还是忍不住劝她:“我看你还是把钱拿着,以后对你和家里也能多些保障。”
“我现在有了工作,就应该自食其力了。我这么做,父母在的话一定会支持我的!”这是李静大学4年里给刘院长做的唯一一次“思想工作”,事先做了很多准备。
所剩的捐款共19300元,全部是社会各界给她的爱心捐款。4年以来,科技学院以李静名义收到的捐款有6万多元,除去两年的学费和4年的生活费外,还剩近两万元。学校在李静毕业前,向她发出了领款通知,但李静迟迟没来领取。
4年前,因为一则报道,李静成了科技学院所有师生的牵挂。
当年9月5日,《楚天都市报》发了一篇题为《夜宿小船不料上游泄洪,为筹学费苦命夫妇消逝在汉江》的报道。家住襄樊市谷城县汉江边冷集镇的农家女孩李静,当年高考后被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录取,父母为了给她筹集学费,夜以继日地收割庄稼,晚上就在船上休息。8月31日深夜,汉江上游的王甫洲水电站泄洪,将李静家的船卷走,李静和妹妹转眼间成了孤儿,大学梦眼看成了泡影,还有爷爷奶奶需要她照顾……
消息见报的第二天,刘杰书径直来到招生办查看新生资料,一查果真是该院录取的05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李静。
刘杰书按照信息表上所留的电话拨了过去,听到的是一片抽泣声。刘杰书鼓励她:“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珍惜学习的机会,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来克服。”
科技学院为此专门召集全体教职工开会,决定安排专车,由刘杰书和招生办主任覃红斌负责前往李静的家中接她来校。
当年9月8日下午6时,凭着一张地图指路,刘杰书等人行程750公里来到了冷集镇。因事先和镇领导取得了联系,他们一起来到李静家。镇里已经决定将李静家纳入低保户,并免去其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妹妹李明芝的全部学费。当晚,刘杰书向湖北民院主要领导汇报,学校同意科技学院免去李静前两年的学费。
李静说,来学校的那一天,她终身都不会忘记。那天早上7点从村里出发,直到晚上10点才到学校。“真没想到,班主任和同学们已等候我多时,大家长时间鼓掌欢迎我,教室的黑板上写着‘热烈欢迎李静同学’的大字,我的眼泪牵着线地流……”
“学院还为我准备了一整套生活用品。想到我刚来学校肯定放心不下家里,同学们都拿出手机让我给家里报个平安。”当晚,李静吃完师哥师姐为她买来的炒饭和水果,想起这两天来发生的事,难以入眠。
咫尺天涯皆有缘,李静和赖奶奶、范妈妈“缘”来一家人
  李静的大学生活得以安定下来,不久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 《道德观察》栏目组找到学校,想报道关于李静的故事,制作了题为《梦破梦圆》的专题片播出。一时间,全国各地好心人的关爱如潮水般地涌来。据刘杰书回忆,科技学院的5条招生专线连续一周都用作了爱心专线。
李静的另一个心愿正与此有关。“我想找到赖奶奶当面说声谢谢,我之前找了她很久都没有结果。”只要学院提供一丁点儿线索,她都不想放过。
“和赖奶奶见过一面,她只说是邮电系统的退休职工。”这是李静知道的全部。因为收看了那期 《道德观察》节目,赖奶奶专门找到学校,表示想从每月770元的退休金里拿出100元资助李静,4年将兑现4800元。
2005年11月28日,赖奶奶通过学院领导和李静见了面。李静记得,那时已快冬天了,“赖奶奶递给我2000元钱,并说她可以从家里搬个饮水机来,方便我冬天能喝上热水。我告诉她,寝室已有了饮水机,她才放心离开。”之后两年,赖奶奶都来过学校,但怕打扰李静,没有见面,分别送来了1000元现金。
6月3日晚上,学生科老师打来的一个电话让李静激动得跳了起来。“赖奶奶打电话到学院,说明天早上来学院看我,太好啦!”原来,赖奶奶近一年来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呆在重庆万州的儿子家,刚做完手术,两天前才回恩施。一到恩施她便跟学校联系,约定第二天见面。
赖奶奶看到了这个让她牵挂了4年的孩子,把承诺中还没有兑现的800元钱塞给李静。令在场的老师吃惊的是,赖奶奶说:“我是准备了才来的,中午我代表李静请大家吃餐饭,感谢大家待她这么好,这是她的福分呀!”
由于学院领导实在脱不了身,吃饭的范围被确定为李静的班主任和李静大学要好的一些朋友。
赖奶奶对李静和其他同学说:“要珍惜缘分,珍爱工作,好好回报社会!”李静觉得十分惊讶,她的另一个亲人“范妈妈”也曾跟她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李静和“范妈妈”的缘分也是始于那期《道德观察》。2005年11月16日,台胞范女士觉得社会各方帮助李静上大学的故事十分感人,想到自己从小在台湾生活受到过的苦难,也决定资助李静。她通过转账方式,为李静一次性存入了4年的生活费。
大学期间每到周末,李静都会接到“范妈妈”的电话,学习、生活中的任何事情,“范妈妈”都会耐心地帮她分析。对素未谋面的“范妈妈”,李静心里除了感激还有敬佩,吃过苦的她通过奋斗成就了一番事业,还不忘回报社会。李静在心底里认定,她是应该尊敬和学习的长辈。在“范妈妈”的多次邀请下,今年春节,李静带着妹妹来到她在上海的家中团聚。在“范妈妈”的介绍下,李静应聘到浙江湖州一家电子公司做会计。这是一家颇有名气的台资企业,通过试用期后,李静现在每月可以拿到2000元的工资。她对这份工作十分珍惜,正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财会服务企业高效运转的知识,她想凭借自己的勤奋工作,在行业里获得更好的发展。

走过爱之桥,李静得到关爱的同时始终传递着爱心
  李静大学4年积攒下了一些 “宝贝”,那就是很多素未相识的朋友写给她的信件。和很多好心人的联系,陪她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其中有不少是高中生,他们鼓励李静的同时,也把她当作知心姐姐,愿意和她分享心事。
李静在班级毕业聚餐时,除了感谢的话以外,还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觉得与人交往要有亲和力,搭建心灵的桥梁真是太重要了!”
李静的班主任高华峰说:“李静是一个能化悲痛为力量的女孩。同时也是非常好相处的女孩,因为她的出发点总是为别人着想。”
让班主任和同学们感动的事不止一次发生过。李静的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每年评奖学金榜上有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李静每次都能主动提出先考虑其他家庭贫困的同学。她自己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却做了四年的班级女生委员,班上很多的女生都得到过她的帮助。
毕业前,李静写了一封致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信中说:“我舍不得离开学校,学校不仅为我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还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完整的梦想。事实证明,知识确实能够改变命运。”
毕业时,同学们都夸李静漂亮多了。白白的皮肤,交谈中毫不吝啬灿烂的笑容。李静知道,同学们这是在说她的状态更好了。回想起大一时寄照片回家,奶奶看到自己又黑又瘦的样子,心里很难过。参加工作后,李静用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数码相机,打算经常照一些照片给奶奶寄回去,让她放心。
6月6日早晨,天气晴好。刘杰书收到了李静发来的短信:“我已平安到家,家人都很好,我想陪奶奶和妹妹呆几天后按时回公司上班。谢谢所有的好心人,我也有信心做一个好心人。”

记者手记:爱无止境
科技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从4年前的千里相迎到4年后欢送李静自信地离开,对这个农家女孩提供着尽心尽力的帮助。李静就读的这所大学让她接受到人生的高等教育,用爱的力量让她前行,让她在前行的路上奉献爱。
李静和赖奶奶相见的渴望最终能够如愿以偿,让人回味无穷。这正是她们都怀揣着真诚之心,以爱的名义尽了最大可能的努力,心怀大爱的人总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克服困难得以成功。
“范妈妈”始终过着富足的生活,取决于她在优越的环境里不忘记苦难,始终保留着善良的心灵去对待和帮助还深陷痛苦中的人......
这些都是讲完李静这个故事的必要材料,但这些又还不是充足材料。李静已无法一一记起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人叫什么名字,有多少人给予过帮助,这些都无从知晓。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根本就无意让李静记得,他们就是希望用润物细无声的爱为这个善良勤奋的女孩得到快乐和幸福做一点努力。
这是一个有始有终的故事,故事的开头不太理想,结局让人欣慰。但这也是一个不会有终结的故事,因为爱是没有止境的,只要想爱、付出爱,就能走得很远,走得很幸福。
为何那首歌曲《爱的奉献》会被人们视为经典,也许只因它唱出了世间最简单却最深刻的道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关键词: 李静 恩施 日报
联系我们

地址导航:

湖北省恩施市金龙大道湖北恩施学院(西大门)

湖北省恩施市龙洞河路湖北恩施学院(北大门)

招生电话:0718-8965960 / 0718-8438998 (FAX)

投诉电话:0718-8438518 (FAX)

廉洁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23湖北恩施学院版权所有 | 鄂ICP备10014107号 | 鄂公网安备 42280002001073号

站点反馈 web@hbesxy.edu.cn